她被迫无码直播,还不能喊冤?
↑↑↑
最近,"妇科"一词总是时不时地出现在热搜榜上。
令蝉主更深吸一口气的,是关联词的还有"男医生直播妇科手术"。
关于偷拍、监控的事件,一直都有增无减。
例如前段时间疯狂讨论的"你被街拍的照片被卖掉了""女朋友的私人照被上传""上传破解的摄像头监控画面"等等。
而男医生在平台直播女患者妇科手术,这一行为不仅引起很多看客的猎奇围观,更是把女患者的隐私部位完全暴露。
妇科手术直播被举报后,账号被永久封禁,涉事医生也已经被抓获,但带来的话题讨论还在持续发酵。
有人把矛头钉在了偷拍直播的黑色产业链和平台上:
"不仅直播女性上厕所,洗澡,连手术都不放过了"
"这个已经不只是直播和偷窥女性的问题了"
也有人说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妇产科有男医生:
"真的太恐妇科里的男医生了"
"隐私部位在男医生眼里只是一块肉?我不信了"
事后有点失控的是,有不少舆论表示,为了女性的安全,希望妇科中心"去男化"。
但简单的"去男化",真的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她被无码直播,只是多次警告?
事情是这样的。
在上周,有一名网友发文举报,声称在直播区里有男麻醉师在患者进行妇科手术期间公然进行了视频直播。
直播是在女患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甚至还多次偷拍了女患者的隐私部位。
女患者看到有男医生在,事前就问过女医生,但医生当时说男医生只是麻醉师。
结果躺下之后,手术却被以视频直播的方式流传了出去,女患者自己被当成了素材,并吸引了一波流量。
患者以手术的名义被直播,原本就侵犯了患者的隐私,在这情况之下,男麻醉师的其他同事也没有阻止该行为。
于是这位网友立刻通过人工客服进行举报,希望此直播间被封停。
但网友的举报并没有立刻生效,在过了一段时间后,直播间仍然在正常运行,期间被直播的女患者早就不止一位。
具体举报次数多到连举报人都记不清,最后直播间在开播1小时18分后才被正式切断。
随后平台面对大众的质疑,给出的解释是:多次警告及切断,随后被永久封禁。
看妇科本来就属于私密性较高的行为,此次比较幸运的是,有网友发现举报了,但下一次呢?
况且在第一次举报时,因为平台没有及时作出处理,才导致了后续有其他受害女患者。
如今有心人偷拍的手段越来越超出人们的防御,涉及的环境也早就从公众场所转向,甚至遍布私人领域。
偷拍、监控满足了一些人的猎奇、色情心态,但偷拍的黑色产业链更是大有存在。
无处不在的偷拍"黑产"
妇科手术事件发生不久后,就有人在豆瓣整理了视频平台上存在的"黑产"。
互联网上存在着专门破解学校摄像头偷拍女老师、医院摄像头偷拍护士等等的恶劣行为,随后这类视频被上传。
此类账号甚至会形成一个付费进群的产业链。
而视频底下的评论基本和蛆窝确实没什么区别。
教师摄像头一旦出现老师的视角,就会有污秽的评论出现:
"想看前面那个帆布鞋女生"
"老师有啥可看的,有没有学生的?"
豆瓣楼主甚至还提到,现在不仅是公共摄像头会被破解泄露。
甚至连家庭摄像头也有被破解的风险。
摄像头被破解流传当产业链,职业从事者被当成偷窥的意淫对象。
更可怕的,是被偷窥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偷窥。
正如前段时间被热议的文章《亲手送我进N号房的凶手,是985大学的6年好友》。
一个五万多人关注的N号房,而当事人自己的照片却被认识6年的朋友私发到外网群里,遭受群友的意淫,不仅照片被滥用,甚至在百度识图都能找到她,然后被骚扰私信。
涉及的照片除了日常照片还有很多其他女生受害者的私密照片和视频。
她们在照片在这个所谓的club里,仿佛就是一种免费的性资源。
如今通过关键词的搜索,偷拍已经成为一种常见又不可避免的问题现象。
因为原生态的偷拍产物更能刺激有偷窥欲望的人,一条有供应关系的黑色产业链也就这么在地下产生。
微博曾经有一位视频博主,她揭露过各种偷拍手段,结果却被全平台封禁。
在她提及的内容中,有揭露摄像头的改装渠道、安装费用,里面全是揭偷拍产业链的干货内容。
例如博主视频所说的"三只眼手机"。
是某一个偷窥狂用过的最好的偷拍设备,没有之一,圈子里还有特制的app能实现黑屏拍摄,博主对此也作出了相关的提醒。
但偏偏就是这样的实用防御干货,平台说下架就下架,禁言就禁言。
现实是,我们日常需要防备的场景,十根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而平台上一些恶劣的直播偷拍视频,却是要举报多次,并且上热搜才会被禁言下架。
消灭其中一个性别,就会变好吗?
除了讨论黑色偷拍产业链。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妇科男医生的层面上,提出了"妇产科医生女性化"的观点。
合理讨论是好的,但其中也有一些极端的失控舆论,从而导致男女对立。
"介意男医生看病就回家等死呗"
"妇科不准有男医生,那泌尿外科也不要有女医生算了"
正如女医生所说,那位涉事人员,是男麻醉师,而并非是直接执行手术的医生。
但互联网就是如此,事情讨论的焦点也总是在千变万化。
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中,曾经有一道辩论题:该不该提倡妇产科医生女性化。
正方的观点是:
1.妇产科查体时存在的性别尴尬
2.女医生的临床水平不亚于男医生
3.妇产科女性化可以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效率
反方的反驳观点是:
1.医学教育要培养全科医生
2.会导致男医生在妇产科领域的知识欠缺
3.患者的首要诉求是获得有效治疗
辩论题一出,就有人拿出数据说,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妇产科是男医生优先录取。
无论支持还是反对,在医学里面的搞性别绝对化、性别歧视无异于是不利于前进的。
我们更愿意看到让合适的人参与到合适的岗位,让患者得治。
不否认有妇科医生中有污秽想法的男医生,但男医生也不能被一起个别社会事件而一竿子全部打沉船。
社会上也有不少女性遇到过很好的男妇科医生。
杨笠在进行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时,而负责的医生是男医生,全程很专业和没有丝毫尴尬。
"我已经不只是一个女人了,我就是一个人。"
也有从事妇科的女医生提出,男医生在妇科也有优势。
例如全麻的病人单靠一个女医生是搬不动的;做手术也不用避忌经期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担忧的患者也可以理解,毕竟妇检对部分女生来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医生眼里的患者或者没有性别,但患者难免会有性别的心理压力,无论男医生还是女医生,如果可以事先征求,尊重患者的意愿,那医患矛盾是不是可以少一些?
当然,这是处在一个不紧急的情况下。
紧急情况下,为了生命得到救治,也没有时间考虑这么多。
过去几年,患者对异性医护人员的抗拒心理确实有所缓解。
但妇科手术被直播事件的发生,也把过去辛苦建立的公信度再次破坏,甚至变得更低。
妇科被偷拍的事件不是个例,作为女性有自己的担忧是正常的,所以也不应该骂一些有所担忧的女性在生命面前搞性别对立和歧视。
这些都需要一分为二去讨论,而不是持绝对性的观点去以偏概全。
我们也渴望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社会上能多点宽容,女性可以不用学习摄像头防范注意事项,在阳光下生活。
要实现或许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但一些极端的对立和歧视,绝对是这条路上的绊脚石。
商务会议h5模版微客赢h5模版
美妆促销h5模版
微信识别h5模版